须臾,一行人迈出营门,十几骑,并一辆马车尾随,车上是大夫、口粮和药物。
七月初,天格外闷热,没有一丝风,蝉在树上鸣叫,聒噪极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刘村的一所院子里,热闹非常。
堂屋宽敞,上首设条案,并排坐着三人;下方摆着几行条凳,坐着几十名里正。
一众带刀的官差,则靠着门和窗,手摇蒲扇,悠闲旁观。
此刻,来自两镇各村的里正们七嘴八舌,争相询问:
"小先生,你说土豆容易侍弄、收成好,是真的吗?"
"我不是你们月湖镇的人,我家住连岗镇牛家村,从未见过土豆,压根不会种。刚才听了一大通,我仍是稀里糊涂的。"
"官府忽然命令来此处,我原以为领取赈济粮,没想到是要弄什么新粮种!"
"小先生,你才刚说得太快,我没听清楚。"
"一定要种土豆吗?能不能换成苞米或麦子?换个乡亲们熟悉的,行不行?
……
一屋子的里正,均怀着困惑与戒备之心,你一言我一语,嘈杂不堪。
郭弘哲十五岁,被唤作"小先生",捏着文稿紧张站立,无措扫视众学生,鼓足勇气,试图解答:"对,官府有令,规定了的,此次特地请各位前来,只为一件事,就是推广新粮种,发动全县认真尝试栽种。"
"我方才所言,句句属实,土豆的确好侍弄、收成高,你们若是不信,尽管向本村村民打听。"
姜玉姝镇定自若,坐在庄主簿旁边,落落大方。翠梅搬了个凳子,坐在她身后,胆量早练出来了,毫无怯色。
渐渐的,郭弘哲并非畏缩,而是无力招架,忍不住扭头看嫂子。
姜玉姝一直留意着,觉得磨练小叔子胆量差不多了,便抬手示意他坐下,"阿哲,歇会儿,喝口水,我和庄主簿同他们说。"
"好!"郭弘哲如蒙大赦,立刻落座,擦汗喝水。
庄松端坐条案正中,"唰啦"合上折扇,"笃笃笃~"敲击桌面,喝道:"安静,安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