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语速快, 讲故事一样, 一气把自己看来的,打听来的事儿全说给了明湘湘知道。
让人心中有个数,不过这说得再多还是要明湘湘亲自去看一看, 筛选。
“主子身体大好了, 出去看看想来也无妨的,权当散心透气也好。”地衣道。
这是实话, 来淄尧这么久,明湘湘还没
怎么出过门。
淄尧城内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市,其中各有不同, 东西两市最奢华气派, 位置开阔,店铺极大,有最好的绸缎庄, 成衣坊, 珍宝轩等等。
一般来看, 达官贵人和有钱人去得多。
南北两市最热闹旺气, 众横交错的大街小巷, 小摊棚一家挨着一家, 小摊小位四处可见,贩夫走卒来来往往。
更兼之北市有一个街庙, 日常挑担子剃头的, 算命的半仙, 卖吃食买果子的, 也爱来旁边支个固定摊,故而热闹非凡。
地衣看看的几个铺子都在南市,南市没有北市那般喧闹,确是有很多普通铺子,没那么多底层人。
能在那儿做生意的都不错。
这般商量着,翌日,主仆三人就一起出了门。
地衣最熟,由她带路,边走边介绍。明湘湘欣赏着这边的风土人情,民间风貌。
说起来,北方各地的风俗和穿着服饰也不尽相同,淄尧这里较为开放,衣裳和京城那边也不太一样,些许地方融合了北蛮那边的风格。
却也很好看,街上女子路过,有各种风采。
明湘湘系了面纱出来,不露脸,身边又又丫鬟随身伴护,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撞上来打扰。
这一看就知道不是贫穷人家的人,身上且穿着绸缎布料,指不定是什么贵重身份呢。
谁敢无故来惹。
没看见那主子脸上挂着面纱吗,听说有些富贵人家讲究大,面不能给那些穷酸人看到,免得恶心到了自己,还沾了晦气。
明湘湘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热闹的街市,有时路旁听人朝她吆喝,也会偶尔停住脚,有些吃食稀奇没见过,她就也买些,自己浅尝些许,多数予春藤地衣两个吃。
地衣昨儿就同人家交流过,现在直接带着主子来看,那些人大多都热情招呼。
就像之前说的,这个时节这个时间,一年的开端,应是生意很好才对。
怎的年头就外租铺子,春藤就问了一句。
老板一脸苦笑,不开了,便是不挣钱开不下去不准备做了。
因为经营不善,亏了本,只能准备把铺子赁出去。
这位老板姓张,开的是一间杂货铺子,原本这样的铺子在这房舍环绕又热闹的地方生意应该不错才对,然却因着去年冬天,张家铺子斜对面又新开了一家新的杂货铺,那家铺子位置更大更敞亮,货物更齐全,时而有新鲜东西来。最重要的是,他那里的东西卖的都比张老板这边便宜一两个铜板。
这样一经对比,张老板的生意哪还竞争得过人家,果然,一个月下来就客人都跑光了,咬牙又撑了半年,最后还是亏本。于是就只能认命,处理了一批货,不准备干下去了。
明湘湘听张老板苦着脸说这些,她正站在门口,抬眼朝那对面看过去,果然,对面那家时有人进店买东西,看起来生意兴隆。
这条街巷的缺点就是窄了些,马车进不来。
索性附近都是住宅,人流量倒是不缺,缺的,只是富贵有钱的人。
不过也没甚多大关系,南北街市这里的本来大部分就是普通人,东市倒是处处坐落高门大户,大宅大院。
但显然和明湘湘此时情境不符,她本事还没那么大。
再者,哪个地方不是平头百姓最多,消费能力最强?富贵官宦占的比例能有多少?
况还有一句话,是为酒香不怕巷子深深,若能有好东西,不怕别人不闻着味找过来。
不过这阙的买卖行当,位置都只有单单一个铺面,后头是不带院子的,好在在价格上也少不少。
明湘湘不计较这个,她要做的是香膏脂粉生意,完全可以在自己住的那院子做好了运过来。如今她手里原料有大半,就是那一马车,还堆放在家里,缺的就是各种花朵瓣儿,这个可以之后再弄,眼下首要的是把铺子定下来。
看了有四处地方,明湘湘对眼下这个较为满意,和老板谈了会儿,敲定了价格,暂且定了下来。
若无更改,明日再来签契。
明湘湘办事是极为快速利索的,没怎么犹豫拖沓,第二日过来交了一年租金。
这处铺子原开了五六年,并未怎么整修,看着乌漆麻黑很是糟旧,肯定还要着人来整修一番。
这会儿子她们没有用得上的人,凡事都要自己亲自去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