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发来微信语音:“林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可得抓紧机会!我爸和张叔是朋友,我上次花了好大力气才求他开小灶看你的作品,我知道你喜欢创作,要是张叔一下看上你,再指点两句,前途无量!”
“梦想触手可及!”学姐夸张地说,她也真为自家学弟高兴。
林襄写作很有灵气,大一入校时,为了加入校文学创作社,必须提交一篇自己的创作,体裁字数主题不限。宁北文学创作社历史底蕴几乎和校史一般长,被誉为作家的象牙塔摇篮,加入难度可想而知。
林襄蹲在图书馆查资料,跑到宁北市中心观察过路人寻找灵感,茶饭不思五六天,在交稿截止期到来前上交了一篇散文诗,委婉地描述了现代人爱与冷漠的主题,当时学姐就非常欣赏他的风格,一力主张让林襄加入文创社。
学姐名叫高雨嫣。
短暂的喜悦暂时拂去心头阴霾,林襄重重点头:“谢谢高学姐!”
高雨嫣一再叮嘱他一定要准时来会场,张梓昊浸淫文学评论圈多年,为人非常严谨认真,最不喜欢年轻人动不动迟到,林襄再三答应:“好,没问题。”
“林襄,如果你手头这篇能发表,不止在文学圈初露头角,”高雨嫣神秘兮兮地提醒他,“青萌的稿费非常高,算千字的话,你这篇获发表,税前能拿到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