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开始也不知道出去要做什么, 只是在家里实在没活路了才出去。当时那天火车站里的车票我看去温州的车票比较便宜,而且好像火车站里各地往来的人去温州的比较多, 于是就也跟着买了一张去温州的车票。
结果到了温州我才发现, 他们那的好多人胆子是真大现在上面的政策还朦朦胧胧的,只是不限制做生意了,但是也不鼓励。
好多人还跟着惊弓之鸟似的啥也不敢做,即使是有想法也想着再看看再说。结果他们就敢全国各地的去做生意
我就每天买一个烧饼,然后偷偷蹲在那些个大饭店的窗户底下听他们聊天。
后来听他们聊到一个外地老板的衣服看起来很不错, 应该很贵的样子。那个老板被他们恭维的特别开心,说确实是不便宜,一件就要好几十上百
我就大着胆子悄悄看了一眼,结果发现这衣服的款式我见过啊就是那些偶尔从香港回来探亲的人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拿,有些被卖给咱们这边的人卖钱, 有的就留下给自己家人穿了。
我原来还好奇问过那一件衣服大概的价格,这样两厢一对比,别说是香港那边的拿货价了, 就是从那些人手里卖出去要的价钱也比那些再转手卖去内陆的要便宜的多。
我当时就觉得这事儿有赚头, 所以连耽误都没耽误, 当天下午就买了票去广州那边。除了留下路费, 我身上剩下的钱都买了那些人手上的衣服, 还有一些其他的稀奇玩意儿。
之后我又带着这些货辗转到了内陆的那些省会, 花了几天的时间摸清那里的黑市在哪里, 找到地方之后我直接就把手上的东西翻了三倍给卖出去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 即使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他的那些钱也早已经落袋为安,但是赵东林还是不免有些恍惚感。什么时候赚钱变得这么容易了就自己这一来一回,居然就挣出来了他老子贪了大半辈子的小半身家。
嗯虽然这也有赵建刚那个时候觉得钱没有各种票据实用收的少的原因在里面,但是这也掩盖不了这其中的暴利
其实这也算是赵东林赶上了好时候。
往前推个几年,即使你有钱也没地方花去,一个不好还会被人说是资本主义大祸临头。
再往后推个几年,国内的商业环境开始慢慢正规化起来,开始打击这些走野路子的投机分子。尤其是赵东林现在干的这个行当,现在还没有一个统称,但是已经有人渐渐意识到了这里面所蕴含的巨大财富。
只要你有渠道,能够掌握到第一手的优质货源,那钱就像是长了腿似的,哗啦啦的往口袋里钻
这样的人在以后有一个统称倒爷。即通过内陆以及沿海城市,甚至是国内和国外信息与物资的不对等性,倒买倒卖从中间赚取巨额利益的一类人。
而在往后的几年中,堪称是倒爷发展的黄金时期,不知道有多少的商人巨富从这里攫取到了第一桶金。
只是后来国家开始打击倒爷之后,各个火车站港口海关严查带有倒爷特征的那一类人,比如单独一人带着大包小包一个袋子里能装几十条牛仔裤,这样的人绝对是一查一个准。
不少还没来得及转型屁股没擦干净的只要被抓住,大部分都进去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现在的赵东林把倒爷作为发家致富的奋斗目标。
“东林,妈虽然没有听的太明白,但是妈知道你这钱是你清清白白赚回来的妈就放心了。”马老太听完赵东林的叙述之后首先表态。
“不过东林啊,咱们不出去了成不成你这钱也赚的挺多的了,也够咱们一家人用老长时间的了。你嘴上说得轻巧,但是妈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就说这回,也亏是人家没看到你身上带着这么多钱,不然丢钱事小,万一要是人出了事你让妈怎么活还有翠翠。
你一个人出门在外的,妈总是不放心。
还有,万一人家见财起意,不想给你钱了吞你的货你怎么办你一个外地人他们欺负你你怎么办到时候吃了亏你找警察都来不及。
你听妈的话,这钱咱们赚一次就够了。
等过了这段时间的风头,咱们看看能不能在家做些小生意。反正现在也让做生意了。
咱们啊,就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好不好”
赵东林倒是挺干脆的,听着自己老娘苦头婆心的劝,乖乖的听完了之后甚至还给马老太倒了一杯水润润嗓子,然后才开口道“不好。”
他这段时间受够了没钱没权,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苦楚。他能忍耐困苦,并且在困苦中成长。但是这不代表这样的困苦就没有在他的心里留下伤害。
而且在看过了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之后,他又怎么能乖乖的按照母亲说的那样安居于一个小小的县城,过着年年月月平庸的可以一眼望到底的生活。
更何况一条致富之道就在眼前,他不趁着现在做的人少多捞几笔,慢慢和供货方拉上关系,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难道还要在这里浪费良机,虚度光阴等着那些闻到肉味儿的人一拥而上后来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