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后知后觉地想起来, 《莲》剧里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剧情, 说女主吴碧莲来镇上赶圩,得了两捆“洋冥钱”, 默声不吭,低调养成, 暗戳戳蜕变成一朵盛世黑莲花。
甘露穿剧, 误打误撞分了她的奇遇。
女主光环笼罩下,还是让这个坏女人得到另一半钱,而且, 吴碧莲认识这是美刀, 知道这种洋钱的价值,甘露想截胡
没戏!
还不能嚷嚷, 否则会让自己手里的这捆钱也曝光。
那对烟锅夫妻是红囤大队的, 距离白云公社很近,万一事后回过味来,或者他们公社的干部察觉到蛛丝马迹, 顺着线索追过来, 一场风波免不了。
甘露想保住这捆飞来横财, 必须早做打算,一旦让别人抓住把柄, 钱要飞走,人要倒霉。
想透这一层,甘露果断折返回去找老驴头,催他立刻启程返回芦庄。
沿途她怕吴碧莲瞧出破绽, 不管心里怎么着急,脚步且走且停,买了一串糖葫芦、两个竹笊篱,路过一个耍猴的摊子,还停下来看了会热闹。
另一边,沙雕爹一番奔走,收获砖瓦票一张,五金票两张,按照票面上的青砖数量,还差一多半,蔫耷耷一脸丧。
甘露却很满意,说剩下的她去想办法。
沙雕爹会错意,以为她又要去找卢南樵帮忙,提醒她态度要恭敬:
“卢主任虽然年纪轻,可人家是公社干部,你别没大没小的,在家里爹惯着你,在外面别疯疯癫癫丢人。”
甘露不满:“干部咋啦都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你见过主人对奴仆毕恭毕敬”
“就你能!就你飘,你咋不上天呢”
甘大海气女儿狡辩,板着脸数落她,阮红菱也狠盯了甘露几眼,语气犹移:
“露露……你过年就十六了吧”
“是滴呀。”
“真快,一转眼你就长这么大了,我还记得你刚生下来,瘦巴巴一小团,脑袋又大,脖子又细长,一晃一晃的让人心慌……那年我姐也才刚过十六,就嫁给姐夫了,你也快该找婆家了,放心,小姨帮你寻摸人家,穷的不要,丑的、懒的、脾气暴躁的,咱都不要,一定得四角齐全,样样都好,才能娶你过门。”
甘露:“……”
这话题少女不宜,燕妮在一旁听得开心,揶揄她:
“要我看呀,找个卢主任那样的知青就挺好,人长得俊,还有学问,性子沉稳,都不像是二十岁的人,比甘支书还能压得住场面。”
阮红菱叹气:“人家年少有为,前途无量,咱们这种土旮旯里的庄稼人,怎么高攀的上趁早断了念想,免得吃亏惹人笑话,那个吴碧莲……就是活榜样。”
甘露回过味来,这是在敲打自己呀,又羞又气,反诘:
“小姨,不是人人都像那个梁学松,也有好的嘛,知青怎么啦,庄稼人怎么啦,三十年河东转河西,不见得一辈子都是庄稼人,谁前途无量还不一定呢。”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轻笑声:“小姑娘,有志气,来看看我写的春联,喜欢送一副给你。”
甘露狐疑,转身,看到牛车背后有个写春联的小摊子。
摊主是个戴眼镜的男知青,旁边还站着个年轻小伙,披着这年月时髦的军大氅,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甘露觉得他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仔细回想,似乎就是刚才在供销社,给朱一飞站台的“狐朋狗友”!
朱一飞交给燕妮的老窖、金猴烟和百雀羚,都是从这人手上拿到的,猜测是供销社干部……的儿子。
长得也浓眉大眼,身材魁梧,气质是这年月最吃得开的那种淳朴阳光,但不知为何,甘露总觉得这人眼神里藏着说不出的轻蔑和不屑。
她不明白这是自己的错觉,还是确有其事,回看过去的眼神冷冽泼辣。
那个戴眼镜的知青唯恐天下不乱,唰唰写好一张“青云直上”的横幅,奚落甘露人小口气大。
甘露冷眼看过去,不说内容的恶意,只说字,一撇一捺颇有章法。
这年月识字、又会写毛笔字的人少,写春联算是个技术活,会的人能出来摆摊挣钱,知青摊主还提供纸张,红、白、黄、紫色都有,案桌笔墨齐备,有顾客上门挥毫现写,大部分是伟人语录。</p>
甘露身为动漫宅,写几个大字没问题,跟这人比就差了一截,又不想服软,冷嗤怼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