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得到确切消息之后, 法国之行迫在眉睫。
然而说要走也不是那么快的。即便班纳特太太满心打着"三个女儿随便一个嫁给法国有钱人"的梦想给了三姐妹路费, 玛丽也得先把伦敦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毕才能动身。
更何况,在十九世纪出一趟国可不是一件小事。
歇洛克.福尔摩斯孑然一身, 他走的倒是干脆, 看时机差不多丢下一句"我先去发生骚动的地方看看"然后潇洒离去, 玛丽可办不到。不说别的,她带着两个妹妹呢!
维多利亚时代没有飞机,不像二十一世纪,从伦敦直飞一个半小时就能抵达巴黎。现在要出门,玛丽和她的两位妹妹,得先坐船横渡英吉利海峡, 自加莱港口登陆,然后乘坐火车抵达巴黎。
这也就是为什么福尔摩斯先生之前说一句去法国追查线索,足足离开了有大半年,其中有不少时间是浪费在路上的。
之前还不觉得, 真正的来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玛丽才意识到生产力提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她这么一去一回,少则同样大半年,多了一年之后回家也是有可能的。因此能安排好的事情,玛丽要尽快安排好。
就算有这个觉悟, 到了出门之时,几个姑娘家也免不了手忙脚乱。
玛丽特地叫了威金斯和他的贝克街军团们帮忙搬东西, 两三个街头少年凑在身边更热闹了, 来到港口时几个男孩儿叽叽喳喳, 凯瑟琳和莉迪亚也因为即将出国而兴奋不已,光是清点行李就花了不少时间,等玛丽对完行李清单,掏出几枚硬币给威金斯他们当跑腿小费之后,客船的船笛已然发出轰鸣,催促诸位旅客抓紧上船了。
而登船只是个开始,光是找到自己的船舱,收好行李就花了不少力气。莉迪亚又偷懒不想干活,拎着沉甸甸的箱子忍不住抱怨:"你究竟带了什么啊,玛丽,这么沉?!"
凯瑟琳:"啊那个可能是打字机,你小心——"
她还没说完,莉迪亚一个没拿稳,箱子就摔在了地上。凯瑟琳尖叫一声,吓得玛丽立刻转过身。
幸运的是,箱子里装着的并不是打字机。行李箱落在地上,箱子盖子被摔开,一系列狙()击()枪的零件被绑得严严实实,牢牢固定在箱子上纹丝不动。
若是当时米尔顿追捕塞巴斯蒂安·莫兰上校之时凯瑟琳和莉迪亚在场,她们会认出来这把拆成零件的枪()械属于莫里亚蒂教授的得力助手莫兰上校。当然了,纵然两位班纳特家的小姑娘并不认识,也能一眼看出来这是一把枪。
凯瑟琳:"……"
莉迪亚:"…………"
两位妹妹齐刷刷地看向玛丽,惊恐地看着她:你随身带手()枪也就算了,这是怎么回事?
玛丽清了清嗓子:"这不是我的。"
虽然这句解释听起来苍白无比,但玛丽说的是实话。枪是迈克罗夫特先生交给玛丽的。
继续追查莫里亚蒂教授的阴谋,表面上是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的针锋对决,但侦探背后必然有英国政府的授意。小的那位福尔摩斯走的潇洒,大的那位难免要多说几句。像是幽灵般的神出鬼没又不可忽视的迈克罗夫特先生再次抽空请玛丽喝了杯茶,和和气气地絮叨了一些注意安全的话,最后提出来了装着莫兰上校狙()击()枪的箱子,请玛丽交给艾琳女士。
玛丽一头雾水,而迈克罗夫特先生还是挂着亲切智慧的笑容,说艾琳女士看到这把枪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因此这枪确实不是玛丽的,是英国政府缴获的脏物,然后由政府职员转交给需要的人,玛丽就是个跑腿的而已。
至于两位妹妹信不信,就和玛丽没关系了!
她把狙()击()枪的箱子重新盖好锁起来,然后在凯瑟琳和莉迪亚的注视下若无其事地坐好,笑吟吟地说:"到加莱还有段距离呢,不如咱们来拆拆信件吧。"
准备出国阶段,玛丽还不忘记和霍尔主编打一声招呼,请他把每个月的《海滨杂志》和读者来信寄到巴黎去。虽然跨国包裹着实麻烦,但读者反馈对于玛丽来说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
因而在今早动身之前,天还没大亮呢,霍尔主编就托人将一个大大包裹塞到玛丽怀里,说是《支票佳人》第一期的读者反馈,叫她抽空读。
玛丽一拆开包裹,看到已经被齐齐撕开的信封,就知道这次的信件和《狂欢之王》终章时的反馈一样,是霍尔主编事先请自己的秘书筛选过的。
你请新秘书就是为了干这种事吗!玛丽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有些感动。霍尔主编是怕有言语过激的来信影响到玛丽创作,所以实现筛选一遍,把那些信件暂时扣留。他完全可以不那么做的,接受负面反馈也是作者应该承担的事情。但他到底是好心,玛丽和主编从未商讨过这件事情,但她心领了。